详细内容
1、1926年中国步动画诞生
讲到二维动画,就不免让人想提一下二维动画的发展史,说到二维动画的发展史,就不得不提到万氏四兄弟,他们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鼻祖,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于1926年制作了中国步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二维动画史的一页
2、部走出国门的二维动画片
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部发行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二维动画片《铁扇公主》,并在当地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和好评。
3、中国动画走过的抗战时期
中国二维动画在初期与当时的时代气息相连非常紧密,先有万氏兄弟在反对大日本帝国,和左移文化的影响下制作拍摄的《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等抗日题材作品,还有提倡国货的《国货年》等,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万氏兄弟不得已中端了动画创作。而在这时候以钱家骏为中心的二维动画制作者们开始绘制以抗日为主题的二维动画片,代表作有《农家乐》等。
4、新中国开启二维动画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二维动画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壮阔篇章。在1947年,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创作了新中国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为新中国的二维动画解开了序幕,中国的动画片在此后的发展中便自觉开始了民族风格的道路的探寻,这是时代和世界环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特伟任厂长,此时中国动画人已发展到两百多人。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大批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5、蹒跚学步的二维动画
建国初期中国动画人开始积极接收国外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能力,中国二维动画开始了蹒跚学步的时期。在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影响下,当时的中国动画基本都带有当时这些国家的影子,明显的带有苏联的影子,如1952年的《小猫钓鱼》,1954年的《小梅的梦》,1955年的《野外的遭遇》等等
6、二维动画的“探民族风格之路”
在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京剧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在将军彷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7、百花齐放的二维动画
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的动画事业受到了阻碍,发展缓慢。“文革”结束后,百花开放,我国的动画事业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中国的动画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风格”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979年中国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的到了很好的延续。
8、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动画的新发展
在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在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冲击下,同时也由于缺乏市场化操作,动画的回收相对较慢,中国动画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私人不愿投资,从而导致动画者的流失和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缓慢。中国动画要改变以往的操作方式。为重振国产动画,美影厂历时四年摄制了动画片《宝莲灯》,这是中国迄今投资的一部影院动画长片,故事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在画面、人物造型上都精心设计,音乐制作极为考究,同时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同时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马可波罗回香都》、《哎哟,妈妈》等一批优良的动画片诞生,给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画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无论是什么样的片子,在做之前都一定要对剧本进行创作。二维动画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想要将二维动画制作完成,那么提前是一定要有剧本文案的,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东西,接着通过绘画的方式传达出的视觉效果。
剪辑合成
如果说剪辑是宣传片制作中汇整镜头的过程,那么合成则是汇整镜头元素的过程。合成阶段要在电脑中合成上色后的关键帧、中间帧和背景还有制作,色彩调整,光影设置等工作,对较终的影片视觉效果影响甚大。而“虚拟音效”是声音制作对宣传片来说更为重要的特点。
无纸宣传片
是指利用:TOONZ、Flash、retas、ANIMO、TVP等宣传片软件来制作,实现无纸化操作。与传统工艺相比,无纸宣传片更加与廉价,而这一点,使无纸宣传片在市场上占有了更多的份额,影响力也越来越大。